《甘露珠蔓》—— 菩提道次第禪修手冊

 

 

24. 佈施度

佈施度包含財佈施、法佈施及無畏佈施。財佈施指施予物質需要,法佈施是指以佛法利益眾生,無畏佈施則指令眾生免於危難及死亡。佈施度的定義是指能施的心,而並不一定指佈施之行為本身。填飽一切眾生的肚子雖然是大佈施善行,但這本身不一定成為佈施度,端看其發心而定。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慳吝是貧窮的主因。反正我遲早必遇死亡而失去一切,倒不如趁有機會時多作佈施而利益眾生,令未來生可以得益及早日成佛。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以能舍的心,對如母眾生施以佛法、對在危難中的有情施以救護、對有需要的任何有情施以資財及一切所需!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佈施度之修持。

25. 持戒度

持戒度的精神在於遮止不善的心。在共下士道之中,我們修學以十善業為主之戒行。在共中士道中,我們以欲求解脫之心而修學別解脫戒。在上士道中,我們以菩提心為持戒的動機,並加上菩薩戒之修持。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戒是一切善德之根,能遮止三惡道,並能引生定及慧。

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好好地受持一切律儀戒、攝善法戒及饒益有情戒!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持戒度之修持。

26. 安忍度

面對任何痛苦及困難而不被干擾,即是安忍。若配合菩提心而修安忍,即為安忍度。

安忍分為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及定解法忍三者。耐怨害忍指面對眾生之施害的安忍,安受苦忍指對其他自然發生之苦的安忍,而定解法忍則指甘願對佛法作聞、思、修而不生疲累之忍。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嗔心是最大的罪業,因為它能把所有功德於一彈指間毀滅,令我們造作殺生等大惡業而墮於三惡道中。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修安忍度。在面對怨敵加害時,我願默默承受而不生嗔心!對貧困、病難等苦,我願默默忍受!為了修學正法,我願接受任何大苦!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安忍度之修持。

27. 精進度

精進是懶散的對治,也是令我們實踐善行的原動力。其他五度之修持,均依賴精進度作為動力。

精進分為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及饒益有益精進三類。披甲精進是指不畏危險或痛苦而利益眾生的精神,攝善法精進是指努力于學習及修持,而饒益有情精進乃指努力不懈地進行利生事業。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懶逸會導致我不得成就,精進卻令我的成就迅速與廣大。如果我具足精進,便會一步一步地走向佛境。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不畏危險,而勤于修學正法及利益眾生!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精進度之修持。

28. 禪定度

心能安住於一善法上,便是禪定之定義。在成就禪定後,我們能把心固定在任何念上,即使在睡眠中仍能保持專注力,而且煩惱亦會自然減弱。

在本章題中,我們主要修習成就禪定度的決心,正式修定的方法將在第三十一章題中教授。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禪定度能令我具專注力、煩惱減少、引發能利益眾生之神通及具備修止觀雙運的條件。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行持禪定度!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禪定度之修持。

29. 般若度

“般若”即“智慧”之意,它包含了勝義慧、世俗慧及饒益有情慧此三類。

在本章題,我們主要修習成就般若度的決心,由第三十二至第三十六章題才是正式修般若慧的階段。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般若度是六度中極為重要之一環。成佛必須具備功德與智慧二者,而般若空性慧正是後者。若缺乏了般若慧,要成佛絕無可能。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通達世俗慧、勝義慧及饒益有情慧!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般若度之修持。

30. 四攝

六度是令自己成就之方法。在圓滿了六度後,我們應進而以四攝的方式來令他人成熟。

四攝是佈施、愛語、利行及同事此四種修持方式。佈施之定義前面章題已述及,愛語是應機說法的意思,利行是指協助他人把教法實踐,同事則指以身教方式教育他人。

本章題的禪參方法是:

前行

在上座調心後,依教授而修誦前行,然後向頂上佛陀祈求加持出生禪修覺受。

正行

保持佛陀坐於自己頂上的觀想,心中思維:

佈施能令人生歡喜心,愛語令人學懂正法,利行令他們被引導而入于實修,同事則能起以身作則之作用。為了成佛而利益一切眾生,我必須透過四攝之方式,引導其他眾生走向正法之道路!

在生出強烈感受時,盡力把心專注於此念中。

結行

依教授而一心向頂上佛陀祈禱及發願,並作誦咒、佛陀融入自己及加持眾生之觀想等,最後念誦回向文。

于座下時間,應多閱讀開示菩薩行之有關典籍,並致力於實行四攝之修持。

下一頁 上一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