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廣論》釋義開示

 

前行修持方法

在古印度並無很具體的前行修持儀軌。到了金洲大師時代,大師預見末法時代的人根淺福薄、難以有成,故依佛陀開示內容而整理出六支前行關鍵,以供後人依著去做。現在的印尼是回教國家,但在古代,印尼卻是佛法昌盛的地區。金洲大師是《菩提道燈論》作者阿底峽大師的主要上師,他本來是印尼的一位太子。大師年輕時曾見一佛像,由於宿世之善因成熟了,他當下便生出了極大的敬信心,發心要出家學法。後來,大師遠赴印度受戒及學法,成為了一位高僧,後又回國弘法了。在他回到印尼後,曾在當地大弘正法,令佛法廣為弘盛,所以當時的人尊稱大師為印尼的“太陽”。這六支前行的開示,由金洲大師整理編制,傳阿底峽大師,再經大師傳入西藏,輾轉再傳至宗喀巴大師而相傳至今,其傳承從未中斷過。

為什麼大師建立這六支前行呢?道次第之成果,並不只依靠知識及腦力而得。如果有許多罪障而缺乏功德,我們絕不可能生出道次第上的體驗、證悟或覺受。所以,我們必須積累足夠的功德及淨化罪障,方有望生起佛法之證悟或覺受等。這六支是為了讓行者積集資糧及懺淨罪障,令後面的正行修持能順利進行。正行就好比種子,而前行就是肥料、陽光及水分;沒有肥料等,種子是不可能發芽生長的。以上說明了六支前行的作用及意義。前行是出家人、在家人、男、女、僧及尼都適合修持的顯乘法門,並不存在如密法不可亂修的顧慮。我們宗喀巴大師傳承的格律派出家眾,尤其重視前行功夫。在家人一般比較忙於世俗瑣事,只有有限的時間用作修持,所以在修前行時略為簡要地修也情有可原。有些出家人,卻也推說因俗務繁忙而無暇好好地修前行,這只是一種沒有理由的藉口。沒有人逼我們出家,既然自己心甘情願地出了家,便是為了全心全意地修持。如果出了家還推說沒時間修行,那出家是為了什麼目的呢?

所謂“前行”,其實並非一套儀軌,而是一種結構模式。傳統上有許多種包含這六支內容的儀軌,如《賢士頸嚴》等,它們都可被採用為修前行時的誦文內容。這六支的內容是打掃及安設佛壇、陳設供品、上座發心、觀想功德田、作七支修持及獻曼達供、啟請加持。

 

(1)    掃及安設佛壇

如果要作閉關,我們必須在條件合適的靜處舉行。在入關前,應先把地方打掃乾淨,並安設佛壇。以後在每座前,即使佛壇十分乾淨,我們也必須象徵性地拂拭一下,並恭敬地瞻視佛像一眼,以符合六支中的此支。如果只是日修,我們在家中亦必須有一個地方佈設佛壇,而且一樣要每天打掃一下並瞻視佛身等。

在上座前,不論佛壇及修持地方是否骯髒,我們必須起碼象徵性地打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是因為打掃不單是為了去除外在的塵垢,也是為了去除心中的缺點,例如貪、瞋、癡等煩惱。即使佛壇及修行的房間或角落沒有外在的塵垢,由於我們心中仍有“塵垢”,故仍需打掃一番。

打掃的心法是,我們手持掃帚或現代吸塵器等,心想這其實是無我慧劍,把貪、瞋、癡等煩惱塵垢都全消除掉,同時口誦:

 

此塵是貪非土塵 密說此貪為土塵

智者能除此貪欲 非是無慚放逸人

此塵是瞋非土塵 密說此瞋為土塵

 智者能除此瞋意 非是無慚放逸人

此塵是癡非土塵 密說此癡為土塵

智者能除此癡毒 非是無慚放逸人

 

我們亦同時想著外在塵垢代表了自己當時遭遇的病患、魔障或任何障礙,打掃時把他們都消除了。此外,修道次第的人,在修到哪一章題時,便把阻礙我們生出該覺受的障礙想為塵垢,一併消除,譬如說你正在修敬師章題,其相關障礙便是不敬師的心態,所以我們可以把原偈改為:

 

此塵不敬非土塵 密說不敬為土塵

智者能除不敬心 非是無慚放逸人

 

到修菩提心的階段,其相關之障礙便是只懂利己的自私心,所以我們到時改偈文為:

 

此塵利己非土塵 密說利己為土塵

智者能除利己心 非是無慚放逸人

 

總之,我們可以靈活地運用這種打掃心法。如果不配合心法,打掃當然只是種世俗瑣務;但若配合上心法,這打掃便是一種極佳的修行,能令煩惱熄滅、證悟易生,甚至能有效地解決魔障或令病患痊癒。

除了為除心垢之目的外,打掃地方亦為了對佛壇及修持中將邀請前來的聖眾表示尊重及重視。

大家千萬不要輕視打掃修持。在佛陀的年代,本師便曾親自打掃道場。當年更有一位小路尊者,他單單憑著掃地修行而得證羅漢的境界,成為了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十八羅漢之一。在歷代以來,貴為法王的歷任達賴喇嘛宗座,亦親手作這種修持,以致掃帚都被磨至光禿。許多人看不起這類前行,自以為是“不執外相”的高境界行者,難道他們自以為比佛陀、羅漢及宗座還要高嗎?

在關房及日修的房間或角落,我們應佈設一個莊嚴的佛壇,以積聚資糧。一個完整的佛壇,其實並不需要許多佛像,所以不必誇張地把關房或家中佈設成一座寺廟似的。佛壇必須具備代表佛陀之身、語及意的聖物。佛身以佛像代表,我們應至少供一尊製造合乎傳統身相比例要求而如法裝髒的本師釋迦牟尼像或其圖片,這是因為他是現今佛法的本源。此外,我們格律派弟子應供一宗喀巴祖師像或圖片在本師之前方,以敬歷代師承。如果我們欲加供彌陀、藥師等佛像,應放在本師像的兩側同高度位置。衲知道漢人特別喜歡供觀音、地藏、文殊及大勢至大士像。這些大士其實早已成佛,但在本師示現之年代,為了正法之弘揚,他們以佛之八大菩薩弟子的形相示現,故此我們把他們視作菩薩而尊敬,其像應供於佛的外側或較低少許之位置。如果欲供護法,應處更低位置。如亦供世間天神及祖先靈位等,則不應放在佛壇上。我們以《大品般若經》、《聖妙吉祥真實名經》、《菩提道次第廣論》或其他任何一部佛經代表佛的語,放在佛壇的左邊,亦即本師像的右手那一邊。佛意以一座小佛塔代表,放佛壇之右,亦即本師像的左手那一邊。

這個佛壇是我們藉以積集功德的“工具”,故此我們必須謹慎重視。衲的建議是,大家不必供太多佛像,簡簡單單地供本師、祖師,另加自己投緣的本尊,再加上佛經及佛塔,便已十分足夠。衲見到許多漢人喜歡把佛像等放在玻璃盒內,以防灰塵,這是極佳的做法。但有些人卻恐怕佛陀會窒息似的,把玻璃切割出一個透氣孔,這倒是十分沒必要的想當然做法。

在每座上座前,我們應對佛像恭敬瞻視一眼,並恭敬頂禮三次或更多次。

  

 

上一頁

返回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