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依七重因果法而修菩提心

我们先介绍这种修法的大纲,然后才正式教授其修持的方法。

 

七重因果大纲

七重因果的骨干是大悲心,所以我们先讲大悲心的重要性,然后才介绍七重因果与此之关系。

 

大悲心之重要性

什么是“悲心”呢?许多人把慈心与悲心混为一谈,这是不正确的。“慈心”是指愿众生得乐的心,“悲心”乃指愿众生离苦、不忍见其受苦的心,此二者均为菩提心之“命根”。衲再强调一次:成佛之“命根”乃菩提心,而菩提心之“命根”为慈心及悲心,尤其是后者。

对自己亲友的“悲心”,我们不可说完全没有,但这只是有条件及局限性的悲心,而并非对任何有情众生的平等悲心。此外,有些人自以为是大乘弟子就很傲慢,声称自己有悲心而小乘没有,这是常见的错误观点。小乘其实亦修慈心及悲心,而且亦具备清净、无误的修慈悲法门,所不同的只是他们并无建基于悲心之上的增上心而已。这分别与大家关系不大,衲只是略提一下,以免大家以后作出谤小乘的恶业。

对上士而言,大悲心对修行之起始、中间及最后阶段均极为重要。

 

(1)          在刚开始想修大乘上士道时,我们必须靠大悲心以发菩提心,缺了它便无从生起菩提心。

(2)          在初次发心后,有些行者后来见众生之数量极多或见其行为低劣,便有可能心想:“这么多众生,他们又如此顽劣,完全救度他们的想法会不会是太幼稚了呢?”在此时候,行者便还需靠悲心之力量,令自己不退转而贯彻始终。

(3)          在最终成佛时,仍然是基于悲心,佛陀才不入灭反而化身千千万万,不断地照顾有情众生。

 

大悲心与七重因果之关系

菩提心之因乃增上心,增上心乃大悲心之果。大悲心又由何而来呢?此乃从慈心所出,而慈心乃由报恩心所生,报恩心由念恩心所出,念恩则由知母而出。故此大悲心乃知母、念恩、报恩心及慈心之果,同时乃增上心乃至菩提心之因。这种法称为“七重因果”,正是由于它们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名。

 

修七重因果之方法

这里分为三支,一为修利他心的方法,二为进而修菩提心之方法,三为如是次第修持之成就。

 

修利他心之方法

利他之心是修菩提心之基础。首先我们必须先修学其前行,即知母、念恩及报恩心等,然后才修入慈心、悲心、及增上心。

 

修利他心之前行

利他心之正行为慈心及悲心等。可是,如果我们马上修慈悲,根本不可能达到完整覆盖一切众生的慈悲心,而只会对其中一些众生执爱,而对另一些瞋恨,所发之慈悲亦只会是有偏心的慈悲而已。故此,我们必须先修平等心,对众生不起执爱或瞋恨分别。

 

修见众生为平等之心

平等心即四无量心之舍心。我们若从共中士道次第修上来,应已有平等心的基础,此时便不会遇上困难。

首先我们幻想一个陌生人在自己面前。我们对他的感受是如何的呢?这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为什么漠不关心呢?因为他和我们并无任何关系。可是事实是否如此呢?不是的,在这生中我们或许与他无关,但在数不尽、看不到起源的无数次轮回当中,他必然曾对我们有过大恩,也曾结下大仇。所以,他并非一个与我们无关的陌生人。我们在参思后,生出决定:“我以后不再对陌生人视为无关痛痒!”,然后把心专注于其上,越久越好。

然后,我们幻想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在面前,再观察自己的心境转变。现在的心是怎样的呢?这是一种瞋心。这瞋心由何而来?这或许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一件半件看起来对不起我们的事。可是这些过失是否真实呢?或是我们的我执所导致的呢?这些看似过失的事,极大可能是由我们的烦恼所导致。另一方面,在无始的过去生,甚至在今生,这同一位众生必定曾对我们有过大恩。一个对我们有大恩的众生,不论这是发生在很久以前或是最近,都是没分别的。我们现在对这个大恩人,因为少许微不足道而且过不在他身上的琐事,便生出瞋恨心,这是否很不合理呢?透过参思,我们生出决定:“我以后不再以瞋心对待他们!”,然后把心专注于此决定上,越久越好。

我们再幻想一位至亲在面前。现在我们的心境便变为执爱之心了。这个人虽与我们极亲密,但他在过去生肯定亦曾加害于我们呀!我们现在对他执爱,显然不合理。我们透过如此参思,生出决定:“我以后不应以贪爱对待他们!”,然后把心停留于此念上,越久越好。

我们不可只把上述的内容在心中默诵一遍而已,必须仔细在心中培养觉受及如理分析,慢慢便会体悟到三者在本质上并无分别,分别只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而已,这样便会平衡了对陌生人的漠然、对仇人的瞋及对亲友的贪此三者。如果我们在共中士道六苦之亲仇不定性上面有所觉受,此时的修持难度应该不太高,修几个月已有可能有成,甚至有宿世习气者则更快。若共中士道基础不稳而又无习气者,在此处或许要修上好几年才能圆满,但这都是值得的。

修平等心有几种不同方法,以上乃其中一种。有些人把陌生人、仇人及亲人同时观在面前而平等修,这是另一种有效方法。

 

修见众生为悦意之心

前面已讲完平衡对不同众生的不同心态之方法,现在轮到修七重因果之前三重了,亦即知母、念恩及报恩心。

知母是道次第上的一个大难题,因为它极难生起,但我们必须有耐心地去修。在此支生起后,其余之六重因果相对来说并不太难。

在轮回中,我们曾经历过的生死不计其数,亦看不到生死之最初起源。众生之数量虽然极多,但始终有一固定数目可言。既然我们的轮回次数无限,而众生之数量有限,以此推论,任何一位众生都必在某一生、甚至许多生中曾为我们的亲母。这并非说他们一定只是我们生在人间时的母亲。除了化生及湿生情况外,我们的其它转生,例如在前生中生为饿鬼、生为虫、生为牛或生为鱼时,不论胎生或卵生,都必有其母。若有一亿万次胎生及卵生,便有一亿万位母亲。

在心中能真正知一切众生为母以后,我们便可进而修下一重 ―― 念恩。我们先由今生之母亲的大恩想起,包括十月怀胎其间呕吐、腹大便便、廿四小时坐立不安、身体酸疼及生育时之苦等等。在生产时,即使今天科技及医学发达,但母亲仍可说是冒了生命大险才把我们生下来的。在小孩出生后,母亲廿四小时看守。若没有母亲,我们或许只能存活几小时便会冻死、饿死或甚至被野兽吃了。我们令母亲经历许多大苦、令她完全没自由可言,可是她却从无怨言,反而却把我们视为世上最重要的人,甚至甘心为我们舍命,一直这样照顾着我们至成年为止。在成年后,母亲仍会为我们操心事业及婚嫁等问题。总之,自从我们出生以后,母亲便没有了自我,眼里只有我们的利益,一切以我们为重。前面谈及共中士道中之八苦时,我们已说过生苦,但当时是由胎儿的角度来讲。在上士道中,我们由母亲的角度来幻想这过程中的苦,从而生出念恩之心。

正如今生母亲之恩大,过去生之母亲之恩亦同。我们若观察畜生,也能看出即使最为凶猛的禽兽,亦对其子女极为珍爱,照顾有加,并视之为命根。不论今生或过去生,亦不论我们生为人或生为畜生,一切众生中的任何一位,都曾以同样的大恩照顾我们,其恩无从言尽。纵管我们对某一大恩人的恩忘记了,或那是许久以前的事,但其恩德不因时间久远而变小,亦不因我们之不记得而消失。所以,我们不能说那是过去了或不记得的事,就不闻不问。基于这种推论,我们可培养念一切众生对我们之母恩的心。

若感不到母恩,念恩便生不出来,所以后来的其它重因果亦无从生起。有孝心的人,修这重时会比较容易。在某些边地,子女既无孝心,父母亦对子女不闻不问。这样的人连今生之母亲的母恩亦感受不到,所以他们便很难生念恩心。衲并非说他们的母亲无恩,而是说他们在修念母恩时会有困难。事实上,单单把我们生出来,令我们有了这个肉身,令我们从而可以修行佛法,这已是极大的恩德了。我们常说应当发愿不生边地,便是这个原因。汉人向有孝道,在此处大概问题不大。顺带一提,汉人有拜祭祖先以求保佑的习俗,衲推想这大概是源自孝道的衍伸习俗。孝道是很好的美德,但对先人骨灰上香或对其灵位献花,却不但不会为他们或我们带来利益,反而是不符合佛法的。若欲利益父母及祖辈,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他们肉身的延伸品 —— 我们的肉身,作种种善行,例如礼佛等修持(注:有关符合佛教之孝行开示,见法师著作《孝份无量》)。

单单念恩并无意义,我们必须生出报恩的心,这是七重因果中之第三重。我们的母亲现在有贪、瞋、痴等病,犹如发了疯般,我们必须因感恩而生欲报恩之心。

依以上所教地参思,我们便能依次修出知母、念恩及报恩心。

 

修利他心之正行

此即为慈心、悲心及增上心之修持,我们把三者分开教授。

 

修慈心

“慈心”是指愿一切众生得乐之心。慈心是一股大力量,当年释迦太子在菩提树下修道时,魔军及魔女等来故意干扰其修行,但正因释迦太子之慈心力,它们全被降伏了。在一个有慈心的人之附近地区,自然便无天灾等灾害。这是很奇妙的。

在修时,我们次第对亲人、陌生人、仇人,乃至一切众生生出慈心,以此为修。在修至不必刻意而自然流露此心时,便是慈心成功生出了。若平等心及前三重因果修得如法及稳固,修至慈心时便能很自然地发起心量。

 

修悲心

“悲心”是指愿一切众生离苦之心。在前面共下士及共中士道中,我们已体悟了三恶道苦、三苦、六苦、八苦及其余之六道个别苦况,生出了出离心,此可说为“对自己的悲心”。在上士道中,我们推己及人,依次对亲人、陌生人、仇人乃至一切众生修平等心乃至悲心等,思及其三恶道苦、三苦、六苦、八苦及六道各别之苦,并愿其离苦,以此参思,便油然生起对他们之悲心。若前果未得,此时亦必不能有成!这里又一次证明了依次第而修之必要性。再者,悲心及任何觉受之生起与否,亦建基于功德之有无及罪障之多少。在每座道次第修行的前行中,我们修皈依及七支修持,便正是为了积累功德及忏净罪障而作。如果这些前行及前面部份修得好,悲心不难生出。

悲心生起之准则与判断出离心及慈心等生起与否的方法一致。我们由最初的理解,修至于刻意时可生起此心,再修至不刻意时亦具此心,便告成功。

 

修增上心

“增上心”是由自己一己承担令如母众生得乐及离苦之大任的决定心。这一点与前面之报恩相似,但不相同,报恩心好比一种意愿,增上心则是一种决定。慈悲二心又好比见到亲母掉入火坑时欲母脱难之心,增上心则好比承担起自己亲手救母的决定,后者乃慈心及悲心之延续,但并不完全相同。

小乘亦修慈心及悲心,其与大乘之差别在于小乘并不进而修此增上心。

 

以上慈心、悲心及增上心三者,我们在座上固然要修,在座下之日常生活中亦应常持。

 

由利他心进而修菩提心之方法

 在依次修起以上六重因果后,我们再想:“如何能令众生得乐离苦呢?以我现在之能力,尚不能圆满利益单单一位母亲,亦不能利益所有的众生各一次。我们的能力极为有限,根本没办法令所有众生无一遗漏地离苦得乐。到底怎样才能令自己具备最完美的能力呢?”如果我们在修共下士道之皈依部份时打好了基础,现时心中便会马上有答案了。佛之身、语、意及事业均有无量功德,唯有佛才能做到这么伟大的事。我们透过以上六重因果及见佛之功德的心,经观察、思维而生出决定心,并把心尽力停留于其上,便达到最后一重因果 -- 我们发愿成为佛陀,以具有圆满之悲心、智慧及力量来令如母众生得乐离苦。

 

七重因果法之成果

如上述所教地修,最后便成就自然而不刻意的菩提心。

菩提心分为愿心及行心两种,前者是在发心后的情况,犹如一种愿望,后者乃受菩萨律仪后具体实施菩萨道计划的心。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